近日,網路上出現一篇文章是由華人社會中著名的作家 瓊瑤小姐寫的公開信,內容希望她的兒女能尊重她選擇死亡的方式。而無獨有偶的,自己又收到一篇文章,是日本著名女演員樹木希林小姐這幾年談論自身,因老病而有的感言。

 

 

                   其實早在數年前,自己就因關注超高齡少子社會下的日本,佛教宗派受到的衝擊與挑戰為何,發現了其中的一個值得探討與省思的議題,那就是「葬禮」型態的改變。

 

        當時,恰好也是自己在僧大之際,故在文苑就分享了「日本佛教弘法現代化的轉變」,內文就稍微提到日本宗教學者島田教授提出的「不舉辦葬禮」所帶來的回響。

 

        漸漸地,我便開始注意起台灣社會在即將到來的高齡少子社會下的議題。發現雖然有許多討論,但在宗教界幾乎沒有比較密集且多角度的分析,加上國家在政策上,即使通過長照法,但似乎可討論與行動的都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而此文章只是要針對其中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葬禮」型態來稍微做出討論。實際上,如果收尋相關資料,還是不可避免地可以得到鄰國日本的例子。

 

        如同上所述,在日本除了島田教授一再而再地向人們宣傳之外,還有加上整個國家社會的氛圍:都市化、小家庭化、經濟問題、孤獨死、人際關係疏遠…等。過去對亡者非常注重的日本,也來到了檢討為亡者辦「葬禮」方式的時代。

 

                      根據日本厚生勞働省「人口動態統計的年間推計」來看,日本在2015年死亡的人數約130萬人,而到2030年預估將突破每年160萬人。有著「孤獨社會」之稱的日本,至2030年時「孤獨死預備軍」2700萬人之嚴重問題。而這樣特殊的現象伴隨社會結構性問題,將在日本大都會如東京、橫濱等地,出現火葬場不足及都市中寺院肥大化等問題。

 

日本社會近年來廣泛討論的"孤獨死"已經不限老人了,年齡甚至擴及了中年乃至青年族群,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人際關係的稀薄"

 

                而目前在日本大都會區已經出現所謂的「遺體旅館」,其背後顯示的問題就是都會區火葬場來不及作業 。再者日本社會對於亡者「葬禮」儀式及身後亡者的骨灰去處,多半還是送到佛教寺院之中,也讓身處大都會之中的寺院,有供不應求的狀況,讓這些寺院坐享獨大的經濟來源。

 

        或許種種的現象,讓人開始反思並找解決之道,「不辦葬禮」漸漸鬆動了日本民眾的看法。不過,以相對保守性較強的日本民族來說,如果對一個有經濟基礎的日本家庭,或者先代是個有名望之人的後代,要叫她們馬上不辦葬禮,可能比辦葬禮所受到的困擾還來的多很多。

 

                茂呂美耶小姐就在她的文章「死後不舉行葬禮,不要墳地,日本人選擇「零死」的比率正在增加」之中,提到即使她提出要「零葬」但她的小孩也不見得認同。

 

        無獨有偶的我也請教過身在台灣的日籍老師,他說就算亡者身前交代過世後不發訃聞,不通知他認識的任何其他好友,但他身前的朋友們可能還是會在得知之後,登門拜訪說請讓他們上柱香之類的事情發生。

                 

        所以各種因應的做法就出現了,當然像台灣有所謂的樹葬、環保葬等做法,在日本也都有,除此之外,最近也出現了如「宇宙葬」這樣辦隨時代進步的方式。這種種,都可以讓我們省思對於人死後,究竟還可以舉辦成甚麼樣的儀式呢。

 

        舉了以上的例子,無非是想表達,台灣社會未來人口老化的趨勢將是相當迅速的,即使目前已經有種種的報導與討論,但在很多方面仍舊不足,雖然我們的社會還不像日本這樣「無緣」,但青年貧窮、價值觀混亂、社會上的種種對立問題,對長輩過世時「葬禮」的舉辦方式,是否將在未來十到二十年內有巨大的改變,我們都不得而知。

 

        身為宗教師的我,或許無法完全代表佛教乃至宗教界,但針對其他國家已經發生乃至在進行的事件中,還是不免俗地要提出呼籲,請盡早做出討論及相關配套措施,不然,可能不只宗教界受到影響,連同整個社會也將會因這樣的時代來臨,而有許多不良的狀況產生。

 

延伸閱讀 :

日本宣告一個後葬禮時代的到來

葬禮 - 守夜追悼會辭靈

孤独死・孤立死の予備軍とは?若者の間でも急増する原因と対策

お葬式が出せない  どうする“葬送の場”

arrow
arrow

    notalk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