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前參與文化部文資局舉辦的「寺廟是座博物館」研習營。透過課程了解到目前世界及台灣對於文化資產維護及保護的趨勢及議題。

 

圖: 研討會所發之講義,本次的手冊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針對文化遺產保護所製作的手冊

 

文化資產知識的增長

 

         雖然身為佛教宗教師的自己知道佛教的傳承是經過多少祖師大德的努力,才有今日我們還可以接觸到佛教的文化,也知道在現今社會中佛教之延續也如同過去,將碰到許多不同的機會與挑戰。但透過這研習營,也讓自己能對目前世界上對於文化資產觀念有更概觀的了解,並且擴大思考對於佛教寺院延續的可能性。

 

       例如研習營中透過宗博館館長介紹西方在博物館學的發展,才了解到1970年之後的新博物館運動是以人為本,發展到了社區發展、多元文化溝通與文化景觀等領域。

 

 那麼寺院呢?或許我們一直沒有辦法連結寺院與博物館之間的關係,但透過課程,讓自己有不同角度的理解。

 

「文化資產賦予了寺廟新的角色,寺廟之功能及定位也逐漸轉型中,除了提供信徒之傳統功能外,寺廟亦是保存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之活的博物館」

 

        的確,寺院不管在建築上,乃至寺院中佛像、法器等莊嚴物都代表了我們東方文化具體的呈現,另一方面,寺院中梵唄、法會或活動等,更屬於非物質文明的範疇。

 

       所以寺院換另外的角度來看,也具備了社區發展、文化景觀的功能,特別像我們寺院體中雖然成為歷史古蹟建築的並不多,但這幾年如新建成的農禪寺與寶雲寺也都有文化景觀的意味於其中,所以才吸引大量民眾前往與被媒體報導。

 

空花佛事水月道場

 

       這次研討會有許多部份都在介紹如何保護乃至維護古物,也拜科技之賜今日我們有許多技術可以利用在文物的保護下,讓即使在必經遭遇成住壞空的文物,可以延長壽命來讓後世的子孫看到。

 

 

: 講師的簡報,左為國際文物保護與研究中心(ICCRON)50周年提出的防災概念。

  

                而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防災議題的課程,因為不管我們如何保護文物,但若碰到災難,文物常常就毀之一炬,從歷史也可看到,過去滅佛的時候,也讓我們失去許多寶貴的文化資產。

 

         或許我們無法永久的將文物留在這世上,也或許像梵唄等宗教儀式將在不久的未來成為歷史,但誠如虛雲老和尚曾說的:「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建」。其實背後更深層的意思應該是我們應該盡可能的保護與保存人類歷史所留下來的文化,透過保護保存的過程,來讓我們體會前人的用心,自己在當中也能學習與成長。

 

延伸資料: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台灣世界遺產淺力點」

臺灣文化資產火災列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寺廟 文化資產 博物館
    全站熱搜

    notalk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