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篇心得是2018年6月底僧團結夏後,參加由法鼓文化與聖嚴教育基金會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所舉辦的學術會議後當時的感想。

 

僧團結夏後,緊接著在集思臺大國際會議中心,6/27由法鼓文化首先舉辦《人生》雜誌70週年「世界佛教村」座談會,接著6/28-30聖嚴教育基金會舉辦第七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有因緣全程參與學習,故將心得記錄並分享給大眾。

 

《人生》雜誌70週年「世界佛教村」座談會 
 

這場座談會共分為兩大主題,分別為上午場的「佛教於『驟變時代』的因應與回應」與下午場「佛教文化的全方位發展」,每場均有主題演講人及以座談會的方式分別邀請東西方禪修指導老師與文化事業等人士進行對談,由於法鼓雜誌七月號已有相關詳細報導受邀人的背景,故在此不詳加介紹。

        上午場的主題演講與座談會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來自西方的受邀者例如關寂照老師乃至梅安法師等,雖其處於西方社會弘法卻反而不像想像中如我們團體這樣大量與廣泛接觸社會議題乃至積極借用當代的高科技產品來弘法。關寂照老師不管在主題演講乃至座談上,都像極了古代禪師指導門人的手法,不管問什麼問題,感覺都是直接想要用動作或言語讓大家體驗到”禪”的境界。比起上述兩位,來自一行禪師系統的法欽法師則感覺較融入當代社會的語境,強調微笑與幸福。

座談會中,主持人常華法師問到許多目前佛教弘化與傳播所面對到的重要課題,諸如:網路時代是否讓佛教更加融合與更增進對話、現代科技對佛教的機會與挑戰、科技時代下如何練習佛法…等等,大多的與談人都提到「回到當下」與「過簡單的生活」,也提到出生於科技世代的青年人雖然有科技,但內心比起上一代更加苦悶,而面對多元的傳播方式,也有人提到更要嚴肅面對經典傳播與詮釋的問題。

        下午場由繼程法師開場,法師首先提出「佛教是什麼」的問題,對於當代各宗教為了避免因近代理性與科學主義抬頭所帶來的質問,而紛紛提出是種生活的哲學或智慧之說,繼程法師本正清源的提出宗教則是更超越,並由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其他生物是源自於人類除了生存之外,繼而在生活中美化生命、找尋生命意義最後更發展出信仰,而佛教不只是生活之道,更是生命之道。透過不同領域作為宗教之一的佛教更是突破思考的界線。

        接著的座談會幾位與談人的背景都是從事文化事業,提到的問題也如上午一般,面對科技工具的崛起與人類閱讀習慣的改變、進而在佛教文化創作上如何回應社會議題等,眾人不約而同地提到,面對資訊多元的時代,在各自的出版工作上將會更加嚴格把關,希望能將純正無誤的作品呈現在大眾面前,而面對當代社會所產生的種種問題,各自也都依佛法的智慧來提供解決社會紛擾並安定人心的清涼妙方。

第七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屆國際學術研討會以「敘事、傳播與現代社會」為主題,三天的研討會有來自美國、德國、法國、波蘭、澳洲、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大陸和臺灣等共一百二十六位的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襄盛舉。

 開場由聖基會蔡清彥董事長宣布將成立「聖嚴漢傳佛教研究中心」,未來這個研究中心由林鎮國教授來主持,期待能替漢傳佛教研究再開新的氣象。林教授提到這個平台的宗旨是推動聖嚴思想及漢傳佛教的研究,理念則是打造國際性研究平台,也會投入心思於青年學者身上。而于君方教授也替大眾介紹目前美國研究漢傳佛教的新趨勢提到四點 : 一、近十年研究開始由原來的隋唐時代轉移到十世紀之後的漢傳佛教,不再認為漢傳佛教的重心只在隋唐時代。二、漢傳佛教與其他佛教的關係,例如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乃至日本、韓國、越南的佛教。三、佛教與當代社會的議題,例如生態環保、人權和平等。

佛教的傳播與影響

由於研討會共有近70場,除了每日上午第一場是共同的專題演講之外,其餘便是個人照自己興趣而前去聆聽與發表者交流的時刻,故將自己參與印象較為深刻的部分分享之。

        曾為法鼓文理學院碩士生目前就讀政大宗教所博士班的徐鳴謙以「聖嚴法師語境中的「佛教復興」及其意涵」為題,就美國學者Holmes Welch(尉遲酣)1968年出版《The Buddhist Revival in China(中國佛教的復興)》再到Erik Schicketanz提出應重新定義佛教是否存在「復興」,還是應該用「適應」或「重建」會來的比較符合與貼切,近而分析聖嚴師父在其一生中提到「復興」分為前後兩個時段,前期因師父看到「中國佛教」人才的不足,以及來自西方文明壓迫下為背景,後期則為兩千年之後,師父站上國際舞台看到世界宗教中佛教信仰人口的式微,當中漢傳佛教又為三大佛教傳統中信仰人口最少者而深感危機,最後提及Gianni Vattimo等人在《The Future of Religion(未來的宗教)》一書中提到宗教若是由世俗朝向出世來發展,才是所謂真正的「復興」。

        而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謝明達博士發表「離散法緣 : 橫跨中國南海的佛教網路(19世紀-1949)」,透過廈門佛教網路、南普陀寺為中心考察十九世紀初如:太虛、會泉、妙蓮、圓瑛、性願、宏船、廣洽等大德法師們,如何透過南海渠道至新馬、菲律賓及印尼建立佛教寺院與辦學,乃至成立居士佛教團體並接引南洋各地的大護法如陳嘉庚、胡文虎等居士,再透過向這些居士的募款回到閩南佛學院辦學等,以僧侶、知識與資本等面向來討論南海佛教網路之形成與彼此流動的關係,而繼旻法師的「白聖法師與馬來西亞佛教 : 開啟馬台漢傳佛教邁向全球化」則更進一步的提到七零年代初期,當時兩岸因政治關係而台灣這邊的中國佛教會積極向各國派遣出訪團,時白聖長老便在這種大時空背景下接任大馬檳城著名的漢傳佛教寺院-極樂寺並辦學持續於大馬培養漢傳佛教人才,替馬來西亞佛教注入新的能量。

        而政大李玉珍教授在「當代佛國圖像 : 台灣僧尼印度朝聖記實研究」中首先探討了當代對於佛教聖地建構的意義,透過分析戰後台灣僧尼曉雲、星雲、道證法師與聖嚴師父等回到印度所留下的旅行文字中,深刻地探討了男性與女性在朝聖內涵與行為上異同之處。

        除了以上,回應當代所關注的問題,本次還有『醫學與佛學論壇』、『佛教與心理論壇』與『佛教經濟學論壇』等,在佛學方面在『天台研究』、『明代佛教』及『禪門修證指要』等也都有多篇論文發表,僧團法師則有果光法師以「自我民族誌」為研究方法發表「跨界 : 以禪觀整合生命歷程的二元對立」及果興法師與林其賢老師合作的「聖嚴法師曹洞宗法脈傳承的幾個問題」替聖嚴師父所承接的曹洞法脈做了釐清與確認。

 

後記心得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惟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取經詩》唐.義淨

 

        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在科學技術上有著爆發性的發展,今日我們每個人隨手可得的行動裝置,查詢資料乃至移動到世界上的每個角落,都比古人要來的便利許多。雖地球村的到來,佛教文化的交流與傳播上充滿機會,但不可諱言地也充滿了許多挑戰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透過專家學者深入文獻古籍替我們還原許多不為人知的過去,得知今日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人間佛教、人間淨土的佛教思想傳播,乃至許多現代化的佛教教育設施等,若不是前人悲切為佛教付出,投入生命播下種子,今日何有如此之盛況

        延續著聖嚴師父研究明末佛教之路「憂國烈火禪」雖已被「佛系」取代佛教是否存在真正的「復興」,聖嚴師父提及「世界佛教」的概念,到今日日益多元的「漢傳佛教」之內涵與定義,都在我腦中盤旋不去

        漢傳佛教走向國際,面對人間依舊充滿許多衝突與矛盾、器世間也在過去人類的無明中開始反撲,佛教是否在人間能永續發展,再再都需要你我發願與行動

arrow
arrow

    notalk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