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nin1  

現在的京都祉園地區,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到此參觀,記得第一次到京都旅遊的我也深深著迷於中。而京都的祉園地區有一條著名的花見小路,即是日本的茶屋花街文化,也就是遊客到日本都會想親眼目睹藝妓的工作場的所在地,因電影「藝妓回憶錄」在此取景,所以終日遊客不斷。

     但許多人不知道,隱身於此小路的底端有著一間由日本臨濟宗祖師榮西所創的禪寺 – 建仁寺。記得第一次到訪的我,心中浮現著這樣的景象 : 一位歷經世間繁華的日本藝妓,虔誠地在建仁寺之中,向著諸佛菩薩述說著她那不凡的一生,祈求菩薩的護佑。那種穿梭古今的場景,相信時至今日仍然持續著傳承著。

jannin2  

建仁寺內的枯山水,許多遊客至京都遊玩都會體驗日本和服,身穿和服遊走各景點

建仁寺創建於建仁二年(西元1202年),如上所提及的,因為與叡山舊派的爭論,榮西在鐮倉幕府的支持之下,以建仁的年號所創建建仁寺,也等同宣告了日本禪宗的展開。而這間寺院也存留著日本曹洞的道元禪師與榮西禪師見面的故事。另外,道元禪師第一部著作「普勸坐禪儀」,即是在道元由中國修學回國後於此所撰寫。

    建仁寺院的伽藍配置乃是真言、止觀與禪這三堂而形成,綜合性的標版,雖如同榮西的修學一般,清晰可見,但一般被認為是榮西為了與叡山派的爭辯後,榮西做的一個新的考量而創建的寺院。建仁寺完成之後,在元久元年(西元1204年)榮西即作「齋戒勸進文」以及「日本佛法中興願文」。

    今日由榮西所著的願文中可以清晰得知榮西希望藉由三宗並置(即天台、密即禪)的建仁寺,能為日本佛法中興的根本道場。其並不只是單單的與叡山派對抗,而是除了希望新寺除了建立清靜的出家教團之外,還能讓在家人有可以學習的場所,與叡山派的重點只放在出家教團有所區別。

    因此榮西晚年都在建仁寺努力於此一新的綜合性日本佛教的運動,直到建保三年(西元1215年)入寂。雖日本佛教其後並沒有如榮西禪師的願望,發展及形成一綜合性的佛教發展,而是各宗各自獨立發展及成立,但仍可看出榮西禪師獨特而特別的遠見,也許是時空及因緣的不成熟,但就如同那日我拜訪的建仁寺一般的,身於滾滾紅塵娑婆世界的建仁寺,走過數百個年頭,雖已歷經滄桑,但仍可感受出創建之時,榮西禪師那份不平凡的願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otalk123 的頭像
    notalk123

    禪。在。我。心

    notalk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