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au  

 

從今年三月結束了十個月在日本的生活回到台灣之後便回到了熟悉的家 法鼓山持續著清靜的山居生活

 

與法師們一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總覺得天下無大事。即使多少自己心中還是想做一些能幫助漢傳禪佛法傳播的事業,但總覺得自己需要努力與成長的還很多,於是慢慢地調整自己的心念,安心於法師交代的工作之上。

 

也因為住進男寮的關係,所以一同與其他義工出坡、工作著。也因著這樣的因緣與機會,互相討論與分享著彼此的過去以及對未來的期望。而到道場發心幫忙的義工,通常也都是希望能藉由這樣的環境來修心與修行。

 

但是一樣的,有人的地方就有互相成就與學習的地方,也就是有互相想法不同、做法不同的狀況出現。也許就是這樣,聖嚴法師才會順著因緣創立了法鼓山這樣的一個大的道場與修行組織,讓大眾有個環境來互相消融與成長吧。

 

也因此讓我今天有一點點的心得來與大家分享

禪宗之中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一則故事在南泉座下修行的趙州禪師曾經被其師問到:如何是道阿」,趙州禪師回應:「平常心是道」。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則故事,也熟知其中的意義。

 

同樣的這段在山上日子也讓我重新的省視與強烈的感受了「平常心是道」的重要性。回到一開始提到的,到山上當義工的菩薩們都是希望藉由這樣的環境來修行。但從我加入這個團體,乃至身分從義工轉變成專職而後現在又再一次回到這個熟悉的環境,看過太多菩薩來來去去的,也或多或少聽聞過,來到這個環境的人,或多或少對於他們認知的「修行」環境的定義,於是造成不習慣或者對這個團體是否適合讓自己修行產生疑問。

 

因此讓我對「平常心是道」這樣趙州禪師留下的般若智慧話語,有著強烈的感受。雖然我們離真正大徹大悟的祖師大德的心境還相差甚遠,不過我們卻可以拿來受用。

 

因著自己過去不同的習氣與因緣,造就現在我們的主觀意識與價值觀,常常讓我們無法如實如法的走在修行的這條路上,就像是今天提到「修行」這兩個字一般的,有的人就會認為所謂修行應該是要怎麼做、怎麼做才對,而另為一個人則可能認為不對,修行應該是

 

也許我也是透過一些自己帶來的習氣與觀念來討論這樣的一個問題,但是當遇到矛盾或疑問的時候,我常常透過禪修的觀念與方法來解決。像是在禪修上我們常常對於自己已經得到某利益而守於當中,反而讓自己受困其中。

 

同樣的回到剛剛提到的,當我們提到我正在修行,而且修行應該要怎麼樣的時候,這時可能已經若入人我見了,有個一定要怎麼樣的事才叫做修行,這是件很弔詭的事情。當然不是說修行沒有一個方法或步驟,不過也許是我們透過那些過程之中,才會慢慢地契入過去許多大善知識告訴我們的。

 

禪修過程之中會發現,自我是難以突破的,我們也都常困於此,而執著許多事,乃至苦的生成,停留不息的意識彷拂無法跨越,就像是生死流轉不已,無所停歇。同樣的,透過佛陀傳承下來的方法與觀念,修證後的祖師大德,告訴我們透過不斷的努力將會有因緣成熟的一天,照見五蘊皆空、虛空粉碎,乃至無有所得,卻又無所不得將此心脫離三界,成就無上佛道。

 

而在這不斷努力的過程之中,需要大信心與大願心,更需要長遠心,於是如何安住於道業之上,「平常心是道」看起來就像一把利劍一樣,當我們對自己乃至對環境有所動心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好好的省視一番了。

究竟修行是戴上自己那有色的眼鏡去看別人、看環境、乃是看方法,還是自己能安住在道業之上,不斷的調伏身、心,讓道就像平常一般的處處用得上,處處無所不用。

 

因此,雖然我們還沒有達到那樣的階段,我們仍然有觀念與方法來檢視我們,每當自己動念頭,這是修行的地方嗎? 其實動的是自己的道心、起的是自己的愚痴。在這惡世之中,也特別我們人所處的環境最好用功,怎麼會有這裏無法修行的念頭呢,如果是這樣,這邊提醒你,那時正是我們用功最好的時機,因為煩惱正式修證菩提的最好時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talk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