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後遊歷諸山,包括阿育王山的廣利寺、徑山的萬壽寺及天台山等。直到再回到天童山時已經是嘉祿元年(西元1225年)了,他在這遇到了明師天童如淨禪師。

     嘉祿元年五月初與如淨見面的道元,隨即由如淨得知與他一同入宋的明全已於同年4月27日在天童山的了然寮示寂了。於是道元便留下同如淨修學。終於在如淨禪師的指導之下,前後三年的時間嚴格的修行之下大悟,身心脫落,得到如淨的印可。道元在天童山得法之後,又巡歷中國各地兩年。直到安貞1年(西元1227年) ,這年道元28歲,在如淨授予嗣書後,帶著明全的遺骨返回日本。

     回到日本的道元,帶著明全的遺骨先是回到了京都的建仁寺,並在這裡寫下了日本第一部教人坐禪的作品《普勸坐禪儀》。

 

道元禪師的《普勸坐禪儀》

 

孰信拂拭之手段,大都不離當處兮,豈用修行之腳頭者乎?

然而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違順纔起,紛然失心。

直饒誇會豐悟兮,獲瞥地之智通;得道明心兮,舉衝天之志氣。

雖逍遙於入頭之邊量,幾虧闕於出身之活路!

矧彼祇園之為生知兮,端坐六年之蹤跡可見;少林之傳心印兮,面壁九歲之聲名尚聞。

古聖既然,今人盍辯?所以須休-尋言逐語之解行,須學-回光返照之退步。

身心自然脫落,本來面目現前。欲得恁事,急務恁麼事。


夫參禪者,靜室宜焉,飲食節矣,放捨諸緣,休息萬事,不思善惡,莫管是非。

停心意識之運轉,止念想觀之測量。莫圖作佛,豈拘坐臥乎?

尋常坐處厚敷坐物,上用蒲團。或結跏趺坐,或半跏趺坐。

謂結跏趺坐,先以右(左)足安左(右)腿上,左(右)足安右(左)腿上。

半跏趺坐,但以左(右)足壓右(左)腿矣。寬繫衣帶可令整齊,次右(左)手安左(右)足上,左(右)掌安右(左)掌上。

兩大拇指面相拄矣。乃正身端坐,不得左側右傾、前躬後仰,要令耳與肩對,鼻與臍對。

舌掛上齶,唇齒相著,目須常開,鼻息微通。


身相既調,欠氣一息,左右搖振,兀兀坐定。

思量箇『不思量底』,不思量底如何思量?非思量!此乃坐禪之要術也。

所謂坐禪,非習禪也!唯是安樂之法門也,究盡菩提之修證也!公案現成,羅籠未到。

若得此意,如龍得水,似虎靠山。當知正法自現前,昏散先撲落。


若從坐起,徐徐動身,安詳而起,不應卒暴。嘗觀超凡越聖,坐脫立亡,一任此力矣。

況復掂-指竿針鎚之轉機,舉-拂拳棒喝之證契,未是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也,豈為神通修證之所能知也。

可為聲色之外威儀,那非知見之前軌則者歟。


然則不論上智下愚,莫簡利人鈍者,專一功夫正是辯道。

修證自不染污,趣向更是平常者也。凡夫自界他方,西天東地等持佛印。

一擅宗風,唯務打坐,被礙兀地。雖謂萬別千差,祇管參禪辯道。

何拋卻自家之坐床,謾去來他國之塵境。若錯一步,當面蹉過。既得人身之機要,莫虛度光陰。

倏忽便空,須臾即失。冀其參學高流,久習摸象,勿怪真龍。

精進直指端的之道,尊貴絕學無為之人,合杳佛佛之菩提,嫡嗣祖祖之三昧。久為恁麼,須是恁麼。寶藏自開,受用如意。

原夫!道本圓通,爭假修證,宗乘自在,何費工夫,況乎全體迥出塵埃兮。

 

    記得初次到日本曹洞道場體驗禪修的時候,才知道日本曹洞宗直到現在都將其,列為禪修後都要誦念的儀軌。而在聖嚴師父的「禪門修證指要」之中,我也才再一次得知,原來道元禪師雖在當時由中國學成回日本時,雖空手搭船回日本,但其《普勸坐禪儀》,極有可能是道元禪師在中國受到當時宋朝長蘆宗賾的《禪苑清規》中的<坐禪儀>的啟發,將坐禪的方式詳細地介紹給日人而另外改寫成為《普勸坐禪儀》的。

因此以下讓我們看一下宋朝長蘆宗賾法師的<坐禪儀>

夫學般若菩薩,先當起大悲心,發宏誓願,精修三昧,誓度眾生,不為一身,獨求解脫。

爾乃放捨諸像,休息萬事,身心一如,動靜無間。
量其飲食,不多不少。調其睡眠,不節不恣。
欲坐禪時,於閑靜處,厚敷坐物,寬舒衣帶。
令威儀齊整,然後結跏趺坐。先以右足安左䏶上,左足安右䏶上。或半跏趺坐亦可,但以左足壓右足而已。
次以右手安左足上,左掌安右掌上,以兩手大拇指相拄。
徐徐舉身前欠,左右搖振,乃正身端坐。不得左傾右側、前躬後仰。

令腰脊頭項骨節相拄,狀如浮屠。又不得聳身太過,令人氣急不安。
要令耳與肩對,鼻與臍對,舌拄上腭,唇齒相著。
目須微開,免致昏睡。若得禪定,其力最勝。古有習定高僧,坐常開目。

向法雲圓通禪師,亦訶人閉目坐禪,以謂「黑山鬼窟」,蓋有深旨,達者知也。
身相既定,氣息既調,然後寬放臍腹。
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念起即覺,覺之即失,久久忘緣,自成一片。此坐禪之要術也。
竊謂坐禪乃安樂法門,而人多致疾者,蓋不善用心故也。

若善得此意,則自然四大輕安,精神爽利,正念分明,法味資神,寂然清樂。

若已有發明者,可謂如龍得水,似虎犇山。若未有發明者,亦乃因風吹火,用力不多,但辨肯心,必不相賺。

然而道高魔盛,逆順萬端,但能正念現前,一切不能留礙。如《楞嚴經》、《天臺止觀》、圭峯《修證儀》,具明魔事,預備不虞者,不可不知也。


若欲出定,徐徐動身,安詳而起,不得卒暴。
出定之後,一切時中,常作方便,護持定力,如護嬰兒,則定力易成矣。
夫禪定一門,最為急務。若不安禪,靜慮到這裏,總須茫然。

所以探珠宜靜浪,動水取應難。定水澄清,心珠自現。故《圓覺經》云:「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法華經》云:「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


是知超凡越聖,必假靜緣,坐脫立亡,須憑定力。一生取辦,尚恐蹉跎,况乃遷延,將何敵業?

故古人云:「若無定力,甘伏死門。掩目空歸,宛然流浪。」幸諸禪友,三復斯文,自利利他,同成正覺。


(錄自《禪苑清規》卷八,《卍續藏》一一一.九二○-九二一頁)

 

 

arrow
arrow

    notalk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