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8261  

2011年5月份於日本生活時所攝之新聞畫面

時間回到2011年的五月,到日本的我,雖然語言上無法馬上進入狀況,但日文環境之中有許多的漢字,雖然發音與文法沒有馬上能跟日人作上交流,但仍感到一絲絲的親切,因為用看的多少還是能猜出個大概。

08262  

每天早上也都會利用到語言學校前的時間收看節目,正因為那年日本剛碰上前所未有的大災難 – 311東日本大地震。所以許多節目都在關注這樣的問題。一方面除了她們持續關心災區與核電的問題之外,另一方面他們也再一次教育全民,由專家學者回顧日本列島,歷史以來的地震災害,要民眾常有防災的意識。在2012年三月我回國前,相關的專家學者乃至政府都持續關心繼311東北的地震後,關東地區也就是日本目前首都東京圈有可能在未來數年內發生規模七以上的強震。

    而去年五月也就是發生311日本東北大地震之後,當時專家學者則是提到了日本東海地區,從歷史來看也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發生大地震。這也讓我感到日本這個民族,居安思危的意識實在比起華人還要強烈,雖然她們曾經受到中國許多文化的影響,但也許體內那樣的元素才讓她們一再向世界上的強國學習,進而發展出特有的文化,也才能一再的領導與擠身於世界先進的行列之中。

08263  

於日本節目上得到新知

一直都在台灣生長的我們,也許不曾知道這個世界多大多廣,即使如今資訊科技的發達、教育普及,乃至我們的環境之中有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士可以交流,但走出台灣的我才慢慢地開了另外的一扇窗。

就像是身在台灣的我們常常抱怨我們媒體的亂相,這是因為我們走出去看到先進國家在媒體上的高度自制與發展,才知不足。同樣的今天來自對岸的遊客到台灣來,他們也許讚嘆台灣的華人有著他們沒有的言論自由一樣。我們也都是透過互相學習才得以成長。

同樣的,我到日本很喜歡去逛他們的書店,也喜歡看看一些能啟發我的電視節目。這樣的因緣也讓我這個日文還不太上手的老外,有機會得知了如何參與在日本佛教寺院的一些活動。

「宿坊散策會」這是我在日本的電視上得知的一個很有用的資訊,所謂「宿坊」在日文的意思指的是到神社或者寺院去過夜的意思。而這個協會是由一群愛好到寺院及神社追求心靈成長的人士所成立的,目前的會長是崛內克彥,而由開始的到寺院或神社的過夜,漸漸地加入了到這些地點的其他活動,例如:打坐、抄經乃至跟著修行人進行其他的修行活動等等。

因此,讓我有資訊的可以找到我所在附近的寺院,是否有我想參加的修行活動。於是我開始了參與和體驗在日本古寺之中的禪修活動。

 

08264  

日本京都嵐山地區 – 渡月橋 

位於京都右區的嵐山地區,一樣為著名的旅遊勝地,終日也都是遊客不斷,也拜我有機會能在日本生活之賜,能夠起個大早在遊客塞滿之前前去欣賞寧靜中的嵐山本來面目。

而之所以那麼早搭初班的列車前往嵐山,並不是為了享受難得悠閒的湖光山水,而是在嵐山畔的著名的日本臨濟宗天龍寺在此,並且於每個月的第二周周日舉辦禪坐會。

08265  

日本京都嵐山地區 – 嵯峨竹林

位於京都嵐山的天龍寺是日本臨濟宗的五山之一,所謂五山即是日本在其禪宗由中國傳入時,模仿與學習中國對禪寺的管理而建立的體制,特別是日本禪宗傳入時是鎌倉時代,而又以其臨濟宗與日本幕府將軍們的關係保持得相當好,因此在當權者的擁護之下,近發展出五山文化,因此日本禪宗有著「臨濟將軍,曹洞庶民」的說法。
   
在佛陀時代,跟著釋尊一同修行的 沙門們常常是雲遊四方、行乞於四方,生活極為簡便,所謂「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食以養慧命」。於樹下、山洞或者露地修習禪定。所以也沒有現在我們所知的佛寺建築。也許如此,當時跟著佛陀修行的人能將色身看得很輕,也不較我們後世的眾生這樣執著那麼重。

後來,天竺(古印度)的修行人開始了最早的佛教徒修行處所“委奴婆那”(venuvana,園林),當時的中文翻譯利用了“精舍”的這兩個字。即是印度佛教徒雨季時期安居的共用道場。

東晉高僧法顯在西行求法後寫下的《佛國記》終究記載了:「自佛般涅槃後,諸國王、長者、居士,為眾僧起精舍,供給田宅、園圃、民戶、牛犢。」因此在天竺有著名的五精舍分別是:王舍城(Rajgir)的“竹林精舍”;舍衛城富商孤獨長者所獻的“給孤獨園精舍”;在摩揭陀國的“鷲嶺精舍”;在毘耶離國的“獼猴池精舍”;在毘耶離國的“菴羅樹園精舍”,後稱天竺五山 。

 

而佛法傳入中國之後,到了宋朝中國禪宗更是建立了五山十剎的制度,而這時跟著東渡到了日本的禪宗,在日本幕府之下也加以學習而發展,於是先後產生了位於鎌倉的五山-建長寺、圓覺寺、壽福寺、淨智寺、淨妙寺。與京都的五山-天龍寺、相國寺、建仁寺、東福寺、萬壽寺。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制度不管是在當時的中國或是日本都是臨濟宗之下所建立起來的體制。

arrow
arrow

    notalk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