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暑假的實習,在僧大的規劃安排之下,與堂主果元法師前往南國印尼弘法。

 

       這次的行程除了果元法師之外,還有僧大的兩位學僧(我與演本師)和常耀法師一同前往,預計會到三個地方舉辦禪期,分別在棉蘭(Medan)、三寶瓏(Semarang)與茂物(Bogor)附近的Mega Mendung。另外還有兩場果元法師的演講分別在棉蘭(Medan)市區內圓覺講堂(Vihara Bodhi Manpada)與雅加達(Jakarta)市區內的PJBI團體之內。

 

827

        上午九點多的班機直接從桃園國際機場飛往印尼首都雅加達(Jakarta),飛行時間約五個小時,加上台灣與印尼有一個小時的時差,故到達雅加達國際機場時已經是當地時間的下午兩點多了。

 

        初到印尼雅加達的加諾-哈達國際機場(Bandar Udara Internasional Soekarno-Hatta)時,我還很難連結起這個機場與之前所查詢的資料 - 它是個被列為全世界第十個繁忙的機場,並且有許多國際航空公司停靠的空港。到達後發現其建築高度與型式似乎沒有我們桃園機場的高大與現代化,停機坪上也看不到許多來自不同國籍不同花色造型的航機尾翼之客機,心中正納悶著我們到達的時間不是尖峰時段嗎?

 

37  

從登機口往外拍攝的雅加達國際機場,讓我有種錯覺像是到達台灣偏遠鄉鎮的小型機場,不同的是這邊停了很多大型的客機,還有占地廣大的機場跑道及航廈 

 

但排隊等待簽證還是遇到不少來自西方以及同樣班機的其它菩薩排隊在等待入關。這邊發生了一段小曲,本來已經排到入境官員前的一行人,卻發現落地簽的費用要在隔壁的櫃台先繳納,然後拿收據與護照才能通關,只好再回到另外一邊去付費,而簽証費用也從25美元漲到35美元。

 

今日我們將直接前往棉蘭(Medan),其是位於印尼西邊最大島嶼 - 蘇門答臘(Sumatra)島北邊最大的城市,也是印尼前三大城市之一。

36  

 等待轉往棉蘭時所拍攝的候機室,在雅加達國際機場內的另一側

 

        接著在印尼當地下午近六點時,我們搭上當地航空Citilink 前往棉蘭。其實一到雅加達國際機場,自己發現印尼的氣溫雖然炎熱,但不像台灣的氣候給人悶熱的感受,另外就是在機場內,空調似乎也不會像台灣一樣,讓人從室外進到室內那樣強烈感受到氣溫的變化。

 

32  

 當地航空Citilink,這次的旅程有數次是搭程這家航空之班機

 

不過印尼機場的硬體還是給我個特別的感受,在等待前往棉蘭的候機廳時,使用了它的廁所,沒想到一進去就碰到地面都是水,而上完廁所是直接用旁邊的水桶舀水沖洗。後來聽果元法師說,他到墨西哥去也是,在其國際機場的廁所還沒有座墊,只有馬桶蓋而已,不曉得是故障了在維修還是本來就這樣,想想到國外帶禪修也才能碰到這些我們在台灣很難碰到的狀況。

 

    到達棉蘭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就在看不到這個城市的面貌降落在2013年新落成的棉蘭國際機場,也因此發現這個機場不管在硬體上還是軟體似乎都比雅加達國際機場還新穎,而新機場也直接有電車直接可以開至棉蘭市區,不過我們到達時時候已經不早了,電車也已經結束運行了。雖說機場或者是鐵道是新建的,但一出機場就可以看到附近是相當的平實,就是一般印尼鄉村的感覺,可以知道其中的差距是很大的,也難怪即使有電車但很早就終班了。

 

從新機場到棉蘭市區由於還有四十多公里,所以菩薩安排車子來接送我們進市區,一路上有時有路燈有時沒有,沒有時看著對向來車的車頭燈,而道路有時有標線有時亦無,這時常耀法師問我有沒有去四川過,我才意會過來,反問法師是否到四川去實習有過這樣的經驗,法師說這種感覺很像在四川的鄉村道路一般。

 

進到棉蘭市區時已經相當晚了,但是川流不息的車子,彷彿告訴我們這個城市尚未眠,車行由有標線的道路進到沒有標線的道路,但我們仍在棉蘭市區,也到達將下榻的旅店。

 

828

一早我們在旅店用完早餐後,八點左右菩薩來接送我們,今天晚上果元法師將會在棉蘭市區的一講堂有一場演講,在這之前,我們有一些行程。

 

1  

由下塌飯店往外拍攝的棉蘭市區,很少高層建築物,放眼望去很多三到四層高度的建物,與狹小並充滿車輛的道路

 

安排的行程除了到晚上果元法師即將演講的場地之外,另外就是拜訪將於此次演講及之後幾天在郊區進行禪三,幫果元法師翻譯的學源(Nyanaprathama)法師與其機構。

 

圓覺講堂(Wihara Bodhi Manpada),這邊是果元法師晚上要進行演講的地方,它是一棟三層樓高的建築,說是三層,在棉蘭的建築看起來都有挑高,也許是被設計成佛堂吧,一層樓的高度似乎都超過三米,不像我們在台灣一般建物一層樓的高度只有兩米多。

 

它的佈置為 : 一樓是供奉彌勒佛二樓是觀音殿,三樓則是大殿供奉三寶佛。這次的演講將在二樓觀音殿進行,一樓並設有視訊連線

 

38

一行人先至晚間法師將進行演講的圓覺講堂參訪

 

結束圓覺講堂的先行場勘後,我們一行人至將幫果元法師翻譯的學源法師住持處。我們到達的地點也是一棟三到四層樓高的建物,話說我們到達棉蘭市區後,由於下榻的旅店在該區算是蠻高的建築,放眼望去,都是三四層高度的建物,可知這個印尼前三大的城市似乎並沒有很完善的都市規劃,除了之前提到的我們居住的地區道路看不到標示之外,很多地方看似人口密集但道路都不大。

 

一到這棟建築就看到一標示寫著 : 印度尼西亞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Pesamuan Bodhicitta Mandala Indonesia),這個基金會是學源法師當初弘法到棉蘭時,為了幫助當地貧困的學童而成立的組織,如今學源法師更將教育的工作延伸到位於蘇北原始雨林的保護之中。

 

6  

至印尼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與學源法師見面

 

法師非常親切的替我們介紹基金會的工作內容以及其弘法之經歷,我才知道原來我們所在的這個區域,過去曾經是貧民區,難怪一些基礎建設那麼的不完善,而在附近的區域之中,因為是蘇門答臘省會的所在,一些基礎建設就如同一般發展國家一樣的完備。

 

法師從1997年進入該地弘法以來,除了需要克服當地的環境之外,也提到當初要在當地蓋學校時受到不少反對聲音,但透過不斷的溝通與努力下,如今在該基金會附近有一所菩提學校,除了接收經濟狀況不好的學生就學,漸漸也有許多人願意將小孩送到這所學校就讀,而這也是蘇北第一所由佛教興辦的學校,由幼稚園到高中都有班級,雖然辦學時間不長,從興辦時的800個學生至目前已經有1400多人的學生就讀於該校。

 

8  

學源法師與我們互動並說明其基金會狀況印尼佛教的發展狀況及所碰到的挑戰等

 

由於法師在基金會的事務上有許多都直接與台灣方面有互動與接觸,故中文相當的流利,也與我們交流許多佛教在印尼的狀況、環境保護乃至當地教育等的議題,雖然我們是來自遠方的客人,許多部份都無法直接或間接的給與法師協助,但看著法師菩提心的展現,就如同這個基金會的名稱一樣,至今仍在我的心中閃耀著。

 

12  

 

離開基金會時學源法師特別替我們指出南亞海嘯時,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有贈送該基金會車輛,並提出感謝。讓我不經在腦海中浮現 : 因緣不可思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otalk123 的頭像
    notalk123

    禪。在。我。心

    notalk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