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教中有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當中除了如佛典之中有以譬喻方式所創作的題材,像《本生經》是敘述佛陀成佛前所修行菩薩道的種種故事,另外還有深刻影響東亞文化的《法華經》中之〈法華七喻〉,亦或者深受華人喜愛的《維摩詰經》中,維摩詰居士與文殊菩薩充滿智慧的對話等。今天則是要介紹佛教由印度經中亞傳入中國之後,印度、中國乃至日本間,修行者之間的故事。

 

        佛法自印度流布後,修行方法與觀念的傳承,在古代多半是師師相授,也就是透過老師的教導,然後進行修行活動,畢竟古代沒有像現在這般,有甚麼視訊、網路科技,所以基本上就是透過一對一的教學,或者一個老師帶著幾位學生。

 

        當然,在古代著名的老師座下通常有成群的學生,所謂名師出高徒,在這些老師座下的學生多少也會出現幾個優秀的學生。接著就帶大家乘坐時光機回到古代來看著這三個,有著宿世因緣的師徒故事。

 

莫作佛法斷種人 - 智者與慧思禪師的故事

        首先我們到達的是位於西元五六○年中國河南的大蘇山上,這年是後世著名的天台智者大師謁見慧思禪師的年代,早在智者大師還沒見到這位老師前,早就在江湖上頗有名聲,至今我們無法得知慧思禪師是不是在見智者大師前就已經委派弟子去探聽,這位學生的來歷,但、但、但,這裡用三個但是表示非常重要,畢竟有人曾經說過,重要的事要講三次…

 

        但,沒想到剛遇到老師的智者大師就被老師捧到天上去了,慧思禪師告訴他說:「昔在靈山同聽《法華經》,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大意就是說:我們曾經一起在靈鷲山上聽佛陀說《法華經》,因為這殊勝的因緣,所以這一世讓我們又見面了!!

 

        聽到慧思禪師這樣說的智者大師,想必相當震撼吧,相對的如果不認真在這位老師下面學習怎麼行呢,最終智者大師沒有愧對老師的託付,在離開慧思禪師前,被託付「傳燈化物,莫作最後斷種人」。今日的我們知道,智者大師最後比慧思禪師還要出名,開創了中國佛教當中,有著兩大磅礡氣派思想體系之一的天台宗,也沒愧對老師慧思禪師的期望。

 

 

不為東返而生,但為西行而死 - 玄奘與戒賢的故事

        接下來,我們將鏡頭帶到佛教的創始國-印度,時間回到西元六三一年,那年玄奘法師歷經三年風霜,經過地球上最艱困環境之一的撒哈拉沙漠,翻越千山萬嶺,終於到達當時世界上佛教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大學。

        從日後在唐太宗半誘惑半威脅下,由弟子辯機筆授(就是玄奘口述,辯機書寫)的《大唐西域記》紀錄之中,提到這對中印師徒間爆炸性的見面橋段:

 

        法藏令廣敷床座,命法師及諸僧坐。坐訖,問法師:「從何處來?」報曰:「從支那國來,欲依師學《瑜伽論》。」聞已啼泣,喚弟子佛陀跋陀羅(唐言:覺賢),即法藏之姪也;年七十餘,博通經論,善於言談。法藏語曰:「汝可為眾,說我三年前,病惱因緣。」覺賢聞已,啼泣捫淚,而說昔緣云:

「和上昔患風病;每發,手足拘急,如火燒、刀刺之痛。乍發乍息,凡二十餘載。去三年前,苦痛尤甚;厭惡此身,欲不食取盡。「於夜中,夢三天人:一黃金色,二琉璃色,三白銀色;形貌端正,儀服輕明,來問和上曰:『汝欲棄此身耶?經云:說身有苦,不說厭離於身。汝於過去,曾作國王;多惚眾生,故招此報。今宜觀省宿愆,至誠懺悔;於苦安忍,勤宣經論,自當銷滅。直爾厭身,苦終不盡。』和上聞已,至誠禮拜。

「其金色人,指碧色者,語和上曰:『汝識不?此是:觀自在菩薩。』又指銀色曰:『此是:慈氏菩薩。』

「和上即禮拜慈氏,問曰:『戒賢常願,生於尊處;不知得不?』報曰:『汝廣傳正法,後當得生。』

金色者自言:『我是:曼殊室利菩薩。我等見汝,空欲捨身,不為利益,故來勸汝。當依我語,顯揚正法、《瑜伽論》等,遍及未聞;汝身即漸安隱,勿憂不差。有支那國僧,樂通大法,欲就汝學,汝可待教之。』

法藏聞已,禮拜報曰:『敬依尊教。』言已不見。自爾已來,和上所苦瘳除。」

僧眾聞者,莫不稱歎希有。法師得親承斯記,悲喜不能自勝,更禮謝曰:「若如所說,玄奘當盡力聽習;願尊慈悲,攝受教誨。」

法藏又問:「法師汝在路幾年?」答:「三年。」既與昔夢符同。種種誨喻,令法師歡喜,以申師弟之情。

 

        文言文就留給大家自己解讀了,總之這段的大意是說戒賢在見到玄奘後痛哭流涕,告訴玄奘說他已經等了三年了,這三年他因病痛苦得死去活來,還留著老命就是在此之前,曾夢到文殊、彌勒與觀音三大菩薩要他留下老病的色身,為的就是將大法傳給東土來的玄奘

       

        當然玄奘大師在聽到老師戒賢這般說到,馬上撲通地拜了下去,告訴戒賢說當不辱師言,會好好跟老師戒賢學習。最終我們知道,玄奘回到了中國,也留下了人類璀璨的佛教聖典與文字紀錄,而雖然翻譯眾多經典,但最終被認定為是法相唯識宗的祖師,大概也不脫他跟戒賢的因緣吧!

 

 

密藏東傳,開演真言空海與惠果的故事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沒錯沒錯~接下來要講的故事,跟日本有關。所以將鏡頭帶到伊賀。

        在這有個充滿神祕的小鎮上,鳴人正前往拉麵攤~ 等一下,不是說是佛教師徒故事嗎?

 

        不好意思,作者我頻道突然調錯了,在此向大眾懺悔,好吧,事不宜遲讓我們回到正題。最後的這個故事,則跟在日本擁有一千六百多萬信眾的真言宗開祖弘法大師空海有關。

 

        時間是西元八○五年五月,中國長安的大興善寺內,空海與老師惠果第一次的見面。紀錄上是那麼樣寫的:和尚乍見,含笑喜告曰,「我先知你來,相持久矣,今日相見,大好大好。報命欲竭,無人付法,必須訴辦香華,入灌頂壇。」即歸本院,營辦供具。

       

        惠果告訴空海說,我早知道你來長安,已經等你很久了(看來惠果已經私下派人去物色,年輕力壯又頭好壯壯的青年人,誤~)。我的壽命已經快走到終點了,還找不到傳人,所以你來很好,趕快跟我進去那間小屋內吧~

 

        請看倌別亂想,在密教的傳承上,重視師師相授的傳承,在灌頂或傳法時,通常都是一對一地於密壇內進行。而唐密修行中最重要的兩部大悲胎藏大曼荼羅與金剛界大曼荼羅,也都在惠果要傳密法給空海時,空海拋花後命中紅心,兩部曼荼羅都是擲於中央的毗盧遮那佛身上,讓惠果讚不絕口。

 

        短短的幾個月內,兩部大法竟傳給空海,並要他趕快離開中國,回到日本。該年十二月惠果就圓寂了,門下弟子推舉空海替和尚做碑文,空海在碑中寫下這麼一段,精采絕倫的師徒緣份:

 

        弟子空海,顧桑梓則東海之東,想行李則難中之難。波濤萬萬,雲山幾千也。來非我力,歸非我志,招我以鈎,引我以索。泛舶之朝,數示異相。歸帆之夕,縷說宿緣。和尚掩色之夜,於境界中告弟子曰:「汝未知吾與汝宿契之深乎,多生之中,相共誓願,弘演密藏,彼此代為師資,非只一兩度也。是故勸汝遠涉。授我深法,受法云畢,吾願足矣。汝西土接我足,吾也東生入汝之室。莫久遲留,吾在前去也。」

 

        看完這三則故事,不曉得大家有甚麼想法呢?

 

這三位著名的佛教高僧智顗、玄奘與空海,分別開創了天台、法相與真言宗,或許當時他們的老師已經知道這些學生的資質與能力,也希望他們能在佛道的修行上發大願心,但畢竟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弟子們能不能有成就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也許正因為老師的鼓勵與肯定,弟子們泉湧相報,努力地發願來承擔如來家業,讓老師們所傳承的佛法能給持續下去,才讓之後三位祖師開創出另外一番新氣象。

 

時至今日雖然智者、玄奘與空海等大師們的名聲遠遠大過他們的老師們,但也因此我們得知這些老師們的偉大胸懷,歷史上還有許多佛教著名的師徒間故事,希望透過這些故事,都能讓我們有所體悟有所學習。

arrow
arrow

    notalk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